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

史上最强的面试问题(不看的话肠子会悔青的哦)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而应聘者的回答将成为面试官考虑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据。对应聘者而言,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猫腻”至关重要。本文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读者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细节,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0a8260100b3bk.html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几个理念,供采购人员参考

1、采购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之一:证明你所采购物资价格的合理性。
关键是你的出发点,你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只会花钱的“大爷级”的人物。人们都对采购人员有成见,不光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原因,同时也是自身的表现不尽人意,吃喝玩乐,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表面上看是供应商惯就了你的毛病,其实是你自己作贱自己。心态很重要,品质更重要。大方的做事,坦荡的做人。你的作为要端正,把采购工作作为一个事业来经营,做一个踏踏实实的的开拓者。
在业务上,你要做的根本和关键就是证明你所采购物资价格的合理性。怎么证明?就是货比三家的原则。这一条很简单,也很实用,但是最难做到。要在《采购申请单》上清楚标明三家的名称、联系人和电话,公开嘛,欢迎监督。同时也代表了你的勇气和做事方式。三家供应商是你工作的重点,必须保证开发的力度,而且要更新。
最忌讳的一条是:你手头只有一家供应商,而且还要解释你所确定的价格是合理的,这样做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只能给你的领导留下的不好印象:你是偷懒不求上进,或者是故意隐瞒事实。

2、和供应商的关系
把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你的工作主线。记住:互惠互利,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你只是代表公司的一个普通采购人员,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也就说你不是老板,是公司和供应商在采购,而不是你本人。
不要把供应商作为你的推心置腹的好友,更不要寄望他们会成为替你保守拿回扣的铁哥们。贪得无厌,一旦你被人家拉下水,你就很有可能会变本加厉,吃拿卡要就成立了不由自主的举动。供应商为了长远利益只会忍气吞声,你都不尊重你自己的人格,他们会100%的瞧不起你,不要因小失大。

3、货款结算
惯例是采购人员负责给供应商结清货款,就必须到财务部催款。企业很难做到不赊欠,流动资金都不会很充裕。问题随之而来:你主动为供应商催款,是在替供应商办事,必有好处。我的看法是,保证不了供应商的利益,你就保证不了你所在公司的利益。公司付款的信用,和销售承诺是一样的公司信誉。
记住,为供应商催款,是你维护供货及时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

4、价格
采购人员一个苦恼的问题是,怎么使谈判争取到的价格才是最低的?其实是有合理合适的价格,没有最低啊。价格是和性能品质有关的变数,你要做到的是性价比最优。先确定性能品质的前提下,你才能再核定价格。

5、交期
企业的现状是都不愿占用储备资金,有了订单,又要快速启动生产,对采购人员的压力在此很有体现。怎么办?你的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让你的供应商储备,把你的库房外延到供应商那里,这也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要求。
现在基本上还是买方市场,这是采购人员的优势,你要运用好你手里的有力武器,为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平等只是相对的,合作的概念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
(来源: 采购监理网http://blog.sina.com.cn/caigoujianli)

采购“猫腻”之公开

采购“猫腻”行为有哪些呢?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虚开数量入账报销。拿了回扣,羊毛出在羊身上,采购价格高了,如何抹平?提供方便的是供应商,在总价不变的前提下,采购数量人为加大,采购价格自然降低。
对策:产生此项漏洞的根本原因是采购单位没有入库“检斤验数”,属体制不健全。[盘点]
二、《采购申请单》和发票上不标注具体采购规格型号,模糊采购行为,给监督审核人员制造无从下手的障碍。
对策:审批人员拒绝不标注具体采购规格型号的《采购申请单》;财务人员拒绝报销发票。
三、虚构供应商。采购的基本原则是货比三家,采购人员为了只进和自己有关系供应商的货,凭空拉来别的供应商垫背,而且报价肯定要高。两种情况,其一,虚构供应商;其二,虚构供应商价格。
对策:1)报价必须有传真为凭证[盖章签字]。2)建立健全审核制度。
四、隐瞒采购要素。1)质量要求:如采购302不锈钢板材,却向供应商询价不锈钢304的价格,因后者的质量比前者高,报价自然会 高,所以不被选中。2)数量要求:供应商一般都会对采购批量的大小,有相应的折扣优惠。如采购数量为10000件,却向供应商询价的数量是2000件,报价自然会高,所以不被选中。3)结款要求:现货现款,就会有相应的现价——比较低的价格,采购人员询价如果说是压款结算(一般是30 天),人家供应商自然会考虑交易风险,价格一般会报高的,所以不被选中。
对策:1)报价必须有传真为凭证[需盖章签字, 报价单上需体现交易条款(规格、数量、付款条件等)]。2)建立健全审核制度。
五、拖延结算货款。目的很直接,等着供应商“表示”。
对策:1) 树立按时结算货款的信用理念,这和销售承诺一样的重要,都属公司级的信用和信誉。2)财务监督。
六、工作时间和场合之外,私会供应商。
对策:制度约束。[需在工作时间和公开场合, 与领导或相关人员一起会见供应商]
七、出现质量等事故,替供应商说情,为供应商开脱。
对策:略。[采购员需具备时刻维护从本企业利益之姿态]
八、盲目加大采购数量,造成库房积压。采购的数量越大,供应商实现的利润越多。
对策:略。[订单审核, 收货核查]
九、供应商不更新。公司应该培养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长期稳定供货,但是稳定供货不等于价格稳定合理,必须有别的供应商的制约和平衡。[避免单一供货来源]
对策:供应商的(年)更新率必须有具体的比例要求。
十、允许供应商以次(但不一定不合格)充好。
对策:质量检验有漏洞,不具备检验条件(购买专业设备太贵等)。公司的运作靠的是机制的作用,检验是必须的,可以选择委托检验等。
(来源: 采购监理网)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2004年国内首位CPM考试通过者"经验谈"!

我英文名字叫MARTIN,目前在国内某IT企业作采购。今年2月初通过了CPM(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四个模块的考试。这也是2004年大陆地区第一位通过CPM所有模块的本土采购人员(个别外企的外方员工亦有在中国大陆通过的,不在此列)应论坛斑竹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备考CPM的一些经历,希望能够对有志于提升采购专业水准的广大同行有所裨益。文中的观点和事实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一、 我是怎么选择CPM的
第一次听到CPM这个名词是在2001年,从台湾讲师那里得知的。大家知道,台湾的制造业,尤其是IT制造业十分发达。这些讲师不仅在公司里身居供应管理的要职,而且拥有很深的专业造诣。其中有些就是CPM,比如张嘉行先生(JOHN ZHANG)。 讲师们的精彩讲演使我认识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可以为大大提升采购绩效,扩大以及对公司的贡献价值,于是就萌发考取一个采购认证的想法。当时,CPM的颁发者,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 原美国全美采购协会NAPM)还没有授权专业机构在国内推广CPM。北京有一个培训机构也在提供一种名称非常相似的认证。该认证只要你交上一笔费用,参加几天培训(老外授课,有中文翻译), 然后参加一个中文的笔试,通过后便可以获得认证。初看起来,和万里之外的美国ISM相比,这个认证显然更亲切一些。打电话一询问,小姐告诉我只要参加培训,90%可以通过,我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登陆那个认证颁发机构的美国网站一看,通过者几乎全是诸如““STEVE WANG”“JASON LI”“××ZHANG”之类的中国人;后来又发现,那个讲课的老外的简历中居然提到他是一个CPM,于是下定决心,就是CPM了。
现在中国采购认证领域鱼目混珠,但是我仍然庆幸自己选择CPM这颗珍珠。前不久,我在偶然翻阅一本中译本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名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作者 MICHIEL LEENDERS, HAROD FEARON)。 这是一本国外非常经典的采购专著,已经改版达十多次,大有萨缪而森的《经济学》的味道。我发现,作者 LEENDERS先生在PREFACE中提到,ARIZONA州立大学的采购与物流系主任ANNA和NAPM(ISM的前身)的KATHLEEN是一位CPM;而ANN正是ISM推荐的CPM备考教材第四卷“THE SUPPLY MANAGEMENT LEADERSHIP PROCESS”的作者。《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另一位作者HAROD FEARON是CAPS(CENTRE FOR ADVANCED PURCHAISNG STUDY)的创始人; ISM是一个从学术上背靠CAPS的采购和供应管理的专业协会, ISM的会员可以免费下载CAPS的许多研究报告。
絮絮叨叨讲这么多,是想要告诉各位同行,认证考试是一件很昂贵也很耗费精力的未来投资,我们挣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选择一个国际认可的含金量高的认证尤其重要。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相信大家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我复习经过
2002年8月左右,我通过某台资培训公司从ISM购买了六本资料(一本STUDY GUDE, 一本DIAGNOSITC KIT, 和SUPPLY MANANGEMENT 1-4卷), 记得当时花掉将近4K的人刀, 心疼啊!(现在通过ISM香港购买,会便宜得多。以会员身份购买,更加优惠)。(备注:中国采购培训网可以办理会员、通过ISM香港购买原版教材) 在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基本上是有一搭没一搭,慢慢地读完SUPPLY MANANGEMENT SERIES的四本专著(共计1000多页),平均每天阅读不到四页。这样一直托到03年10月,我感觉有必要尽快把这件事情搞定。于是将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转移到CPM的备考上来。先读STUDY GUDIE(共计500页,A4幅面),每读完STUDY GUDIE 的一个模块,就去作DIAGNOSITC KIT上的模拟试题。第一个模块模拟测试的SCALED SCORE是52分,没有达到ISM所要求的55分的通过标准。分析原因,一则因为自己对考试题目的风格不甚熟悉,二则第一个模块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日常采购工作的方方面面,自己掌握的的不够扎实。随后的三个模块的模拟成绩都在60分左右。
DIAGNOSITC KIT中为每一个模块提供了的一份模拟试题,它的作用不仅在于让你熟悉了考试题目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模拟考试中的得分,你可以了解到这个模块中的10个TASK, 哪个是得分高,哪个得分低。 如果某个TASK正确率在85%以上,我在随后的复习中基本就不再阅读相关章节;如果正确率在40%一下,不仅要再次仔细阅读STUDY GUIDE和SUPPLY MANANGEMENT SERIES中的相关章节,还需要找一些额外的材料来补充。我找的额外材料就是上文提到的《采购供应管理》(英文版的第十版)。
为了保证模拟的效果,不建议大家将DIAGNOSITC KIT中模拟题使用2次以上。并且,不建议您在2个月的时间间隔以内第二次使用模拟试题。
有关复习材料我想多说几句。 STUDY GUIDE是每一个备考者必不可少的教材。这本总计500多页的A4开英文材料,包括了CPM考试的介绍、四个模块一些GENERAL的信息(比如,每个模块包括有哪些个TASK, 每个TASK在试卷中出现的题目的数量)和每个模块每个TASK的纲领的内容。和SUPPLY MANANGEMENT SERIES的对应部分相比,STUDY GUIDE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缺点是有失详尽,个别地方语焉不详,讲的不透。据我所知,的确有不少人仅凭STUDY GUIDE就通过四个模块的考试的。不过,ISM明确表示,不推荐考生将STUDY GUIDE作为唯一阅读资料(从我个人经验看的确如此,机考的试题中有相当部分好像STUDY GUIDIE根本没有涉猎。)SUPPLY MANANGEMENT SERIES是一本非常系统,非常好的采购专业教材。每每读到精彩的地方,和个人的工作实际产生共鸣,我都不仅拍腿叫绝。大家知道,国内没有成熟的采购方面的专业高等教育课程,市面上可以买到高质量的中文采购书籍寥寥无几。SUPPLY MANANGEMENT SERIES的作者们不仅是学识渊卓的学者,而且有丰富的采购实践经验,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唯理论化,没有教科书的说教,一针见血。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即使CPM没有通过,至少也系统地知道专业的采购知识是个什么样子。
DIAGNOSITC KIT中除了模拟试题,还有试题的答案,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的逻辑推断和分析。模拟试题几乎不可能在正式考试中出现,但是从这些标准答案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到如何去正确地理解并分析题目并且作出ISM标准答案中的那个正确的选择。DIAGNOSITC KIT的VOLUME 2现在已经推出,这意味者你可以有更多模拟题去选择。

三、注册考试及申请认证的有关情况:
注册考试可以通过网上注册(WWW.ISM.WS)、传真注册、和电话注册三种方式。我选择的是网上下载表格,然后传真注册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注册表上需要提供一个VISA组织或者MATER组织的信用卡信息,一方便ISM从中划拨每个模块的考试费用。作为ISMHK的会员我是按照每个模块165美元的价格支付的考试注册费,四个模块总计5500元人民币。2002年时,会员的考试注册费是每个模块135美元。在此提醒有志于此的同行们,准备的差不多就赶紧注册,说不定哪天注册费就又上涨了。160这个数字倒是不大,但谁让我们挣的是RMB呢?人家可都是按美刀算的。
注册完毕,ISM会提供给您四个VOUCHER号,每个模块一个。ISM同时会告诉你这个VOUCHER号的有效期,比如我在1月初注册后得到的VOCHER的有效期是04年11月份。这意味这如果不在今年11月之前参加考试,注册费就算作贡献了。
ISM的提供机考和笔试两种方式。笔试的方式了解的不多,似乎只能到美国去考。机考委托给一家全球的专业考试服务公司来作的。这家考试公司名叫PREMETRIC, 包括托福、GRE, 微软认证等许多考试项目都是由这家公司负责提供机考服务。PREMETRIC在国内许多大城市都有专门的代理考试点,(京沪穗三地自不待言,连济南这样的二级城市都有)。我是在中科院软件所参加的考试。在本来计划在04年的春节前完成四个模块的考试,这样可以轻轻松松地的过一个春节。但由于人家春节放假,只好将三、四两个模块放在节后来考。进入考场前,您需要签一个声明之类的文件,大意是只能以获得认证的目的来参加考试,不允许抱着其他不良目的。机考的整个过程都有全程录像。前三个模块各需要回答95各问题(其中5个为测试用,不计分,但是你不知道是哪5个), 105分钟;第四个模块回答120(其中10个为测试用)个问题,时间为130分钟。在长达两个小时内完成一个接一个的抉择,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是CASE STUDY,的确是一个体力活儿。建议大家选择上午等精力最为充沛,思绪最为活跃的时候去参加考试。所有考试均是单选题,计算机有一个时钟显示,告诉您还有多少的剩余时间。遇到绊路石的时候,你可以先作标记,然后在走完所有题目后回头来RECHECK,避免浪费时间。考试完毕,计算机会马上告诉你“CONGRATULATIONS…”,(不知道没有考过的情况会出现什么提示)接着,连接的打印机会打印出你的分值报告,考场老师加盖PREMETRIC的公章。
2月9日上午,我顺利完成所有四个模块的考试。开始我证书申请准备工作。 这个环节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是我们的本科学历的承认问题。按照ISM的要求,如果您不具备5年的专职采购工作经历,那么您至少要有三年的专职采购工作经验,加上至少4年的正式大学学士学历。所有中国的全日制高校的本科学位均为ISM承认(保险起见,建议你申请前在做核实)。但由于ISM只接受英文的申请材料,您需要将学位证书翻译成英文,同时出具分一份母校或者雇主签名的英文核实信。

四、一些额外补充
1. 所有的试题乃至复习资料、认证的说明文件均为英文。对于多数30岁以下受过大学教育的各位来讲,英文应该不是问题。口语、听力、写作不好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好就行。当然,即使原来阅读水平一般,相信1500页的原版英文材料也会把您变成一个高手。由于毕业于外经贸大学,所以小弟在这方面可能会占一点点便宜。我想作为一个专业的采购人员,在多数供应链已经全球化的今天,是必须掌握以英文获得各种市场行情和采购资讯的能力的。从这个角度讲,某些认证一味以中文考试来迁就,似乎就有些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白领10种“危险”生活方式

忙忙忙,忙到白了头。忙碌的白领阶层在“金钱”与“健康”的物物交换中,损失掉的是什么呢?他们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对抗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危险方式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方式2:有病不求医。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1/3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表面的“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

危险方式3:缺乏主动体检。932人中,有219人从来不体检。

危险方式4:不吃早餐。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成为普遍现象。

危险方式5:与家人缺少交流。有超过41%的办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动关心,32%的人也常抱以应付的态度。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办公室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

危险方式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

危险方式7:常坐不动。被调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习惯是一旦坐下来,除非上厕所,就轻易不站起来。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

危险方式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有超过6成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7%的人经常失眠。

危险方式9:面对电脑过久。31%的人经常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还使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

危险方式10:三餐饮食无规律。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